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备受鼓舞、催人进取,纷纷表示将立足专业方向,磨砺技能,走好技能报国之路。
乡村振兴学院党总支书记 王宗莉:近日,总书记在咸宁市嘉鱼县考察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为我们乡村振兴学院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翅膀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将把科技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努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乡村振兴学院专任教师 胡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咸宁嘉鱼县蔬菜产业,为咸宁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心剂,让我们更有信心将咸宁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壮大,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学院辅导员 吴珂:作为乡村振兴学院的老师,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与团队一起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一村多”学员——嘉鱼富德蔬菜合作社理事长 王国雄:前段时间习总书记到嘉鱼潘家湾镇考察,我一直到现在都非常激动,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我从事蔬菜行业的,更是感觉振奋。学校第一时间也联系了我,鼓励我把蔬菜产业做强做大,并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比如蔬菜深加工,观光农业等方面,真的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人文艺术学院教授 余娟: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青年一代的文化使命。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份子,我带领工作室师生利用咸宁丰富的非遗资源,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切实发挥非遗在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将从加强美育教育的角度持续发力,不断优化“非遗”工作模式与体系,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弘扬专业特色、涵育工匠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咸职篇章。
健康管理学院托育教研室负责人 吕巧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为托育行业的发展和托育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引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加强与本地托育机构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在一线工作中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一小”关怀的深刻内涵。同时,我们会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中,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开展婴幼儿托育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咸宁地区家庭对婴幼儿照护的科学认知水平。
健康管理学院专任教师 洪兆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体现了对老年人群的深切关怀,强调要增进老年人的福祉,这为本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和领会相关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去,为推动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3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 黎毅: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咸宁市考察养老设施便民服务等工作后指出要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让我深感振奋。作为智慧养老专业的一名学生,养老这个专业旁人听起来可能就是又脏又累又麻烦的工作,可我并不那样觉得,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所以需要更多的养老资源和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投身养老事业。